照吴杰和郭英等人的看法,就该把齐泰黄
澄等人一刀宰了,再领大军北上讨燕。
想据城防守?朱能一撇嘴,你以为自己是耿炳文?长刀一举,兄弟们跟某家一起上,先砍了再说!
始作俑者黄澄的确该骂,齐泰却着实有
冤。他的确曾经蹦
反对黄
澄的馊主意,无奈皇帝不听他的。
如今臣都给杀了,他还有什么借
?不罢兵就是实打实的造反,皇帝一
诏令,天下镇兵均可讨之!
有
徐增寿也曾想拜访一下安陆侯,却被吴杰以各借
推脱了。饶是如此,吴杰心中仍有一丝不确定。
“陛下偏听误信,罢免齐黄等人官职,仍留在京城,迟早是个祸害!”
愤懑之余,吴杰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对着齐泰黄澄等人一顿臭骂。
都没见着,就被朱能率领的骑兵打了回去。
一暗
开始在南京涌动,许多人摇摆不定。
战况果如吴杰所料,北平没打下来的,郑村坝战役也输了,五十万大军几乎都赔了去。李景隆丢下大军,带着帅印连夜奔逃,还串通黄
澄隐瞒朝廷,临阵脱逃没丢了脑袋,更是加官
爵,得了太
太师的荣誉
衔。
手下士兵又毫无战意,吴杰拼尽全力,也被砍得丢盔弃甲,损兵折将,撵回了南京。
安陆侯同武定侯等老将凑到一起,谈及如今战场局势,无不摇。
但凡稍微了解李景隆此人,都不会把号令几十万大军的帅印给他。无论多少军队,都得让这小
赔
去!奈何皇帝的心腹都是空谈的腐儒,没有知兵之人,这不是明摆着给燕王送菜吗?
吴杰吃了败仗,被朱能揍得鼻青脸,下令向永平退却。
勋贵对建文帝不满已久,以左都督徐增寿为代表的燕王派私下里活动频频。除了勋贵,还经常到谷王家中蹭饭,连关押齐王的地方偶尔也会转上两圈。
打不起总躲得起吧?结果这也不行,朱能追不放,一路追到永平城下。
只要皇帝多少有脑
,就该明白,比起那些腐儒,这些荣耀和
家
命都系于皇权的勋贵才更值得重用。可惜皇帝一心只捧着那些腐儒,把朝中勋贵全都踹到墙角,一脚不够再补一脚,全都画圈圈玩去吧!
更让吴杰郭英等人担忧的是,朝中勋贵对皇帝日渐冷淡的态度愈发不满。都是从洪武朝过来的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却比不上一群只会清谈的腐儒?
皇帝为了面,
是不把李景隆的帅印收回去,还继续加大赏赐,任由他留在军中。
皇帝对付起叔叔脆利落,偏偏在这件事上心慈手
,犹豫不定,死活不肯落下杀大臣的声名。殊不知,经过削藩一事,皇帝仁慈的名声早就打了个折扣。
“竖儒误国,该杀!”
吴杰回到南京不久,耿炳文也被皇帝撤换,李景隆走上任。
燕王不是打着朝中有臣,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吗?
跟着建文帝注定没办法,投靠燕王,就一定可行吗?
朱能是敢率三十骑兵冲击十几万大军的猛人,吴杰如何能抵挡得住?
安陆侯顿时仰天长叹,真定保不住了!